山梔子:其花六出,其實七稜。亦名越桃,一名木丹。「圖經」曰:『皮薄而圓,黃色。子多七稜,至九稜者為佳』。「子虛賦」:『鮮支黃爍』。蜀中有紅色者。
本條史料主要說明山梔子的外觀。
這則介紹山梔子的資料出於《諸羅縣志》,《諸羅縣志》為清代以諸羅縣(今嘉義)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由清康熙年間時任諸羅縣知縣的周鍾瑄主修,漳浦縣監生陳夢林、鳳山縣廩膳生員李欽文編纂。
梔子花所含的黃色素,是安全又自然的植物色素,很適合運用在食物染色中。粉粿、鐵路便當的黃蘿蔔、果凍中的顏色,便是用梔子花的黃色素染成的。梔子花入藥後可治傷寒發汗、嘔吐,《傷寒雜病論》中所載的「梔子豉湯」,便是治感冒的良方。梔子是中醫用來清熱、解毒、利膽的藥材,將梔子放入水中浸泡或滾煮後,果實的汁液釋出把水染成黃色,便成為超級天然的食用色素!而梔子花也是常見的景觀植物,為中國傳統的香花植物之一,當中又有單瓣花及重瓣花品種的區分。梔子花在冬天便孕育著花苞,直至4~6月的春末夏初才淡然綻放,此時便可嗅到芳香滿室,吸引不少愛花人士的喜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