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

跟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

「花生豆腐」是六堆客家庄的常民美食,在六堆地區甚至少部分非客庄的市場都可見到,但花生豆腐與一般豆腐不同,因為並未依靠鹽滷等材料使其凝固。至於這項獨特美食的由來據說是從內埔鄉東勢村地區開始的,有研究指出已流傳超過90年,後流傳各地全臺,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六堆地區。

花生豆腐的主要材料有花生、在來米及地瓜粉,花生大多會選臺農11號、9號或黑金剛花生,因為香氣足夠,花生洗淨後浸泡約1個小時,再加水磨成漿用布過濾,並放入大鍋中熬煮,煮的過程中還要加入在來米漿及地瓜粉,這些材料都有一定比例,各家都有不同。下鍋後也不得閒,要持續攪拌避免鍋底燒焦,待鍋中的材料有略有凝固時,就可以起鍋盛入盒中冷藏等待凝固,就是鹹甜皆宜的花生豆腐了。而花生豆腐引人的不僅是綿密口感及風味,還有獨特的紫色外觀,早期還有人認為是添加了食用色素,後來許多學者研究後證實,其漂亮的紫色外觀來自於「花生種皮」及「鐵鍋」兩者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是天然的色澤。

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現在六堆地區有許多製作花生豆腐的名家,分布在內埔、竹田、佳冬、麟洛等地,大部分都是承襲自母親或是婆婆的手藝,例如佳冬鄉萬建村的溫永妹其技藝來自母親,是傳承三代的好味道,溫家對花生豆腐的也有獨門吃法,就是用蘿蔔乾加油蔥炒過後搭配花生豆腐,據說別有一番滋味。

料理除了提供口腹的溫飽,傳遞家庭情感,同時表現了族群的文化和性格。花生豆腐的發明源自於物質條件不佳的農村時代,代表了六堆常民文化的一種,展現出六堆地區族群勤儉自持的特色及歷史背景,是客家婦女蕙質蘭心的成果,也無意間為六堆客家留下了珍貴的文化財產。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六堆常民美食-花生豆腐 / 撰寫者: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1320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資料來源
受訪者:溫森賢/民國42年(1953)生
撰寫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0/04/02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材質
數位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