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營頭

五營頭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台灣民間常見的「五營」是指設在村落或廟宇外圍五個方位的兵營,每營旗色係按五行而來,分別是「東營青旗九夷軍」、「南營紅旗八蠻軍」、「西營白旗六戎軍」、「北營黑旗五狄軍」、「中營黃旗三秦軍」。習慣上也將五營合祀一處,這五營乃是由外借調來的兵馬(傭兵營),但事實上五營尚有內外營之分,內營(也就是親兵、衛隊)須安奉在宮廟中,一般只在神案側邊上或於旁壁、廟門內側旁、或安置「五營旗」來代表,中央的中軍則須安主神令牌,以代表此為主神統率中軍的「內五營」,而內營的「統帥」則分別由「溫元帥」領「東營青龍軍」、「康元帥」領「南營朱雀軍」、「趙元帥」領「西營白虎軍」、「馬元帥」領「北營玄武軍」、「中軍」則一概由所祀「主神」為帥,此為「內五營」。「外五營」(傭兵營)則一般分別安放於廟外四隅,設營地點大多選在四方要道的出入口或制高點上,「中軍」則居於廟後正後方,或廟埕外側合祀一處,兵馬總數三十六萬,有總兵三十一萬及軍馬三萬一,「外營統帥」則由「張元帥」領「東營青旗九夷軍」、「蕭元帥」領「南營紅旗八蠻軍」、「劉元帥」領「西營白旗六戎軍」、「連元帥」領「北營黑旗五狄軍」、「中軍」則習慣上一概由「中壇元帥李哪吒」督領「三秦軍」。一般外營安奉只用五色紙紮的軍馬或「五色營旗」或以「五營頭」代表,更簡單的就以長約二尺半至三尺,約雞蛋粗至手腕粗的五枝青竹棍,上面覆綁「五色綢布」,青竹上書五位元帥名諱的符籙,插埋地上也可代表之。五營的設置並非都一定要有內外營,在正神廟宇中,若屬「帝君」以上神格者,通常是內外營均設,而一般的王爺、武神、私壇或非正神的陰神則只能設外營不能設內營。不過若廟宇位在都市繁榮地區,也可能受限於取地困難而不設外營,或僅在廟門外旁壁設之。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增田福太郎
出版者
臺南州衛生課
創作日期
拍攝日期:昭和八年八月/日治時期
全集/系列名
臺灣宗教藝術數位化
相關地點
新竹白府王爺廟
地點名稱
南州/中壇/王爺廟/竹南
緯度
22.4901/22.8871/24.671/22.5743
經度
120.51/120.535/120.852/120.545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