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江阿本竹編師傅

江阿本竹編師傅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1931日昭和6出生的江阿本竹編師傅,10餘歲即跟隨祖父及父親學習竹編技藝,興趣加上自身努力,在升上國小五年級時,便能獨自砍竹、剖蔑,完成畚箕的編製,再至街上販售賺錢,除了畚箕也編製菜籃,當時,畚箕、菜籃等2~3種竹編品的販售,可供應一個家庭的家計。


江阿本竹編習承東勢石城傳統竹編技法,石城傳統竹編大都於清代年間自中國大陸引入,早期傳統竹編以實用為主,大多為生活用品或農業用具,2000年代(民國90年代)之後,傳統竹編漸朝實用及美觀兼具發展,如:竹編外形如花瓣般的花籃,簡約、美觀,既是竹工藝品又具有實用價值;江阿本師傅是位全能型的傳統竹編師傅,是目前尚從事傳統竹編生產的師傅之一,其手藝精湛,大多數的竹編師傅仍使用劍門工具,來定竹篾的寬度及厚度,江阿本老師傅純以ㄧ雙巧手即能進行竹篾的定寬、定厚工序。


江阿本師傅曾應邀至石城國小進行傳統竹編的教學,協助傳統竹編技藝傳承之推展,人稱阿本伯的江阿本師傅雖年事已高,現今仍可見其在自家騎樓的矮凳上編製著花籃、菜籃…等竹編品,2017(民國106年)臺中市政府於魯班公文化節活動中頒贈「賢拜獎」予江阿本師傅,感謝其對竹編技藝延續的貢獻。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出生地點-縣市區
臺中市
生年月日/時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國籍
臺灣
撰寫者
顧志莉
性別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