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微處理器之演進

微處理器之演進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英特爾公司在1971年11月推出了世界第一顆單晶片四位元微處理器Intel 4004。微處理器是可程式化特殊積體電路,又被稱為半導體中央處理器,是微型電腦的一個主要部件,其將所有元件小型化至一塊或數塊積體電路內,可在其一端或多端接受編碼指令,執行此指令並輸出描述其狀態的訊號。

微處理器使計算機的演進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取代電晶體成為第三代計算機的主要計算單元。大到巨型機,小到筆記型電腦,持續高速發展的微處理器取代了諸多其他計算形式,而成為各個類別和各個領域所有電腦系統的計算動力之源,在科技進步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從1970年代早期開始,微處理器的效能就基本上遵循資訊技術業著名的定律,其計算能力每1.5年就會翻倍。密度更高、速度更快和計算能力更強的微處理器也陸續的出現,在短短的三十幾年便由2250個電晶體、時鐘頻率108K赫茲、4位元進展到現在的4200萬的電晶體、時鐘頻率2.8G赫茲、32位元。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微處理器之演進 / 撰寫者:新竹市文化局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99537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創作者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