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芳苑國小吳偉誠校長說校史」之訪談錄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芳苑國小吳偉誠校長說校史」之訪談錄

此影音檔案為現任芳苑國民小學校長吳偉誠對於校史之口述訪談,是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於2020年8月13日拍攝,由芳苑國小學生洪葶潔擔任主要訪問者,地點在彰化縣芳苑鄉的芳苑國民小學。

芳苑鄉位於彰化縣西邊臨海,屬濁水溪下游平原,過去稱為「番挖」、「番仔挖」或「沙山」,戰後更名為「芳苑」。日治時期,芳苑鄉的國民小學有芳苑、路上、王功等三所公學校,吳偉誠校長表示,芳苑國小成立於大正4年(1915),由一位日籍教師租用民房及普天宮暫作校舍,招收十多名新生以日語為主,漢語為輔授課。首任校長為牧九六,建校初期為二林公學校的分校,1919年學校建造木造教室四間,同年4月1日獨立為番挖公學校,1945年8月15日更名為芳苑國民學校,後改為芳苑國民小學沿用至今。

芳苑過去經濟熱絡人口眾多,當地人除了養蚵以外,地方紡織業興盛,但隨著臺灣經濟發展,年輕人逐漸前往城市打拼,吳偉誠校長指出,芳苑國小在1950年代左右,鼎盛時其學生曾到達1,600多人,當地有許多成衣廠商,學校附近還有戲院,在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過程中,芳苑人紛紛前往臺北的五分埔、臺中的沙鹿工作,芳苑國小學生人數也逐年降低,見證城鄉差距下芳苑人口外移的現況。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創作者
胡朝欽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8/10
媒體類型
影片
參考資料
周樑楷,〈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當代》211(2005年3月)。 張弘毅,〈大家來寫都會史:理論的分析〉,「應用史學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2013年6月22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洪勝湖,〈尋找番仔挖〉,收錄於《彰化縣二林區地方學》,彰化:二林社區大學,2028。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