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山神社與相關歷史遺跡

竹山神社與相關歷史遺跡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竹山神社與相關歷史遺跡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日關係越趨緊張,日本對於臺灣殖民的政策亦強化各項事務落實程度。1934年,總督府確立「一街庄一社」的方針,逐步展開皇民化運動的政策,期望臺灣殖民在社會生活與文化思想層面皆能逐一日本化。

1936年10月16日,臺中州准予竹山郡建立神社,郡役所乃於次年動土,至1938年完工。1945年升格為鄉社,作為鎮守竹山郡的神社,奉祀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能久親王。每年11月3日為祭日之外,平時亦有公學校學生前來參拜,或於神社前舉行婚禮等。

據《竹山郡管內概況》紀載:「竹山神社位在竹山庄竹圍子雲林城址的高地…昭和十三年三月十八日鎮座… 在十一月三日為經常祭日。」由此可知,竹山神社所在地,就在雲林舊城林圯埔舊址的區域。神社內除有神殿、鳥居之外,自入口至神殿前,通路兩旁置有石燈籠,另有手水舍、一對狛犬與社務所。

戰後的竹山神社改作為忠烈祠。1950年左右,國軍進駐改為彈藥庫;1982年改為竹山公園至今。因竹山公園和竹山鎮公所開闢用地,大部份的日式建物均被拆除。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社務所受損後拆除,因此目前神社遺跡僅存鳥居、石燈籠、狛犬,均擺設於竹山公園。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三段1350巷16號
參考資料
陳哲三總編輯,《竹山鎮志(下冊)》,南投:竹山鎮公所,2001年。 竹山郡役所編,《竹山郡管內概況》,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5年。
撰寫者
陳奕良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