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毛筆製作

跟毛筆製作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毛筆製作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毛筆製作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製作毛筆的材料有狼毫、豬鬃、尼龍絲、海菜及棉線,較硬的材質放在內層,作支撐整枝毛筆用,外層使用柔軟的羊毛包覆1.先將內部的筆蕊製成2.以捲製筆蕊的方式包覆毛筆內層,包覆的材料為柔軟的羊毛,當作外層3.調整筆鋒,將毛尖有斷鋒、雜毛的地方挑除4.使用棉線將筆頭綁緊,綁之前要先將筆頭晾乾才能進行綁的步驟,若筆頭沒有晾乾,不易綁緊,筆毛也容易鬆脫5.綁好後用吹風機吹乾筆毛6.以牛骨梳梳順筆毛7. 以一比一的比例用黏膠加水調整黏性8.將其黏在筆桿上固定9.將筆頭放入因浸泡熱水而膨脹的海菜中10.刷毛定型,增加新筆的美觀。

據自製自售各種毛筆的潘聰文表示:因時代的不同,現在學書法的人變少,以前每天都要製作才夠賣,現在有人訂做才製作。店內最貴的毛筆是價值上萬元的鼠鬚筆,此筆需上百隻老鼠的鬍鬚才能製成一支,相當稀少、珍貴。

潘聰文民國61年(1972年)向臺南市金傳師傅學製毛筆,3年出師,出師後當時師傅的月薪是1500元。但好景不常,大陸的毛筆價格便宜,店家看大陸毛筆好賣,紛紛前往大陸投資,讓製筆師傅面臨失業的危機,紛紛回家自製毛筆,以批發方式販售。民國88年(1999年)到內埔開業。因要增加客源嘗試去學做孔雀筆、飛鼠狼毫筆等特殊毛筆,做另類的轉型。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毛筆製作 / 撰寫者:曾麗玉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94185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別名
做毛筆
資料來源
受訪者潘聰文口述
撰寫者
曾麗玉
創作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7/05/10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材質
數位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