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臺天后宮,本地人稱為「街仔媽」,街仔為渡船頭的舊名。開臺天后宮不但是八里坌已知最早的廟宇,在臺北地區也是排前幾名的古剎。據傳開臺天后宮創立於乾隆25年(1760)陰曆4月15日,最早廟址大約在今日渡船碼頭東側。建廟的18世紀中後期,當時正是八里坌帆檣雲集、船來人往、貨物吞吐、熱鬧非凡的黃金年代,天上聖母媽祖是航海者的守護神,建天后宮正充分反映了當時通商口岸的時代背景。
昭和2年(1927)鄉紳集資重修天后宮,將廟遷建到現址,並聘請了兩組打石匠師來「拼對場」,左半邊由閩籍的張火廣,右半邊則由以雕刻龍柱聞名的粵籍辛阿救施作,利用本地的觀音山石為底材,展開一場打石技藝大對決。參拜開臺天后宮時,別忘了要細細鑑賞這些粗獷渾厚中隱含著細膩匠意的石雕藝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