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助教授,台中縣大雅鄉人,1917年(民國6年)生,十二歲東渡日本,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日本畫科。1941年(民國30年)學成返台,1946年(民國35年)應聘到國立台中教育大學任教至1979年(民國68年)退休。林之助教授將膠彩畫作為畢生的追求,其繪畫歷程約可分成五個時期:第一期(1941年(民國30年)之前的日據時期),此期作品尺幅較大,以人物畫最具代表性,作品多以嚴謹的線描描繪,加上重疊平塗或暈染的設色技法,偏愛以灰色系表現;第二期(1942年(民國31年)~1954年(民國43年)),返台定居後,大致仍延續日本時期畫風,因環境的改變注入了更多台灣本土的色彩,題材上除人物畫外,花鳥畫也大量出現;第三期(1954年(民國43年)~1969年(民國58年)),仍延續台灣鄉土景緻的創作,多描繪生活周遭的風景畫,以簡化造型的方向追求突破創新,也有不少近似抽象的半具象的構成;第四期(1969年(民國58年)~1987年(民國76年))技法與風格上都臻於圓熟,題材上以花鳥畫最多,風景畫次之,人物畫最少。技法方面運用沒骨畫法,直接用色彩層層暈染,增加了微妙的層次感,色彩變化也更為豐富;第五期(1987年(民國76年)~)之畫風,在造型的表現更趨向細緻巧妙,古典化的意味濃厚,而色彩更為華麗。林之助教授畢生戮力浸研膠彩畫,創作態度嚴謹,構思造境獨到,為台灣膠彩畫重要代表藝術家。本次「台灣膠彩繪的捍衛者─林之助特展」特別精選其各階段代表作品共計四十九件展出,使觀者可一窺林之助教授創作的發展過程,進一步了解其創作的精華所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