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君遊臺灣》,臺南大東書局發行,鉛印本,1966年(民國55年)7月出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經考,與1954年(民國43年)臺中瑞成書局所出版之《嘉慶君遊臺灣》回數、正文皆相同,當同為古鴻文所編著[1]。封面書題「嘉慶君遊臺灣」。扉頁分三行,第一行作「中國歷史通俗小說」,第二行作「嘉慶君遊臺灣」,第三行作「大東書局印行」,該頁有一花器插圖。目錄前書題「中國歷史通俗小說嘉慶君遊臺灣」,全書共計24回,64頁。小說描述嘉慶帝為太子時微服出巡來到臺灣,遊歷高雄、臺南、嘉義、南投、彰化等地時所見的風俗民情與事蹟。嘉慶君遊臺灣事並無史實的根據,乃民間流傳的傳說。[2]
封面繪在樹下的三人,望向一旁帶著幼童,掩面哭泣的婦人。此圖像所繪,出自小說六回〈高婦無處可伸冤,途中逢貴人解救〉,太子、李勇與王發到了大目降村,在路邊的樹下休息之時:「忽見一位婦人約有二十餘歲,面帶憂容,左手抱一幼孩子,右手牽一個四五歲小兒,哭聲悲慘,往河邊而行欲投水之狀。」(頁20),描繪太子攔下婦人,向婦人詢問原因的情節。
[1] 詳可參見本計畫收存古鴻文,《嘉慶遊臺灣》(臺中:瑞成書局,1954年9月)。
[2] 林文龍,〈嘉慶君遊臺灣傳說雜考〉《臺灣文獻》第41卷第2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0年6月),頁159-180。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