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縣文化中心演藝廳

跟宜蘭縣文化中心演藝廳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宜蘭縣文化中心演藝廳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宜蘭縣文化中心演藝廳

為推動文化立縣,提供縣內長期缺乏的正式表演場所,游錫堃縣長在規劃團隊建議下,將業經文建會核定的演藝廳移至宜蘭公園現址,藉由接近傳統市街,重現宜蘭本地歌仔「落地掃」在廟埕、樹下,與民眾互動、貼近庶民的表演方式,「落地掃」也成為內部三面式舞台的設計根源。演藝廳的設立串連宜蘭舊城振興計畫,並使宜蘭公園可望成為「表演文化公園」。

1990年宜蘭縣政府委託台大城鄉所劉可强教授規劃設計及監造,工程耗資3億9500萬元,1997年12月07日啟用,並以「全國惟一的凸出式三面舞台」作法,打開台灣劇場空間的新紀元。內部設有678個座位,舞台除背景外,前、左、右三個方向面對觀眾,形同表演者被觀眾包圍著,在規劃之初引起廣泛討論,然因可以改善傳統舞台產生的疏離感,使表演者與觀者共成一體,最終拍板定案為彈性設計,將主舞台改為昇降式,必要時可降下成為傳統鏡框式舞台。

在外觀設計上,反映宜蘭環境特性,建築外形像悠遊海上的龜山島,牆面洗宜蘭石,搭配紅磚、陶板交錯其間。因應宜蘭多雨氣候,以迴廊環繞建築主體,可作為休憩或表演之所。

宜蘭演藝廳的設計象徵縣政府勇於嘗試與創新,反映視建築與環境為一整體,創造出富涵地方特性的作法而具時代意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宜蘭縣文化中心演藝廳 / 撰寫者:蘇美如(文字撰寫);蘭陽博物館(照片提供)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7168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環河路133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7621701
所在地-經度
121.750298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1. 王增榮、王俊雄撰,《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宜蘭:宜縣蘭陽博物館,2011.12 2.陳賡堯著,《文化.宜蘭.游錫堃》,台北市:遠流出版,1998.07 3. 《宜蘭空間三十座談會實錄》(未刊稿)
隸屬
宜蘭縣政府
撰寫者
蘇美如(文字撰寫);蘭陽博物館(照片提供)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