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冬山河親水公園

跟冬山河親水公園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冬山河親水公園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冬山河親水公園源於治山防洪,並結合運動休閒、環保教育,為展現連續施政、民間參與及專家智慧的國內第一個親水公園。

為解決冬山河氾濫,1975年李鳳鳴縣長開始河道拓寬浚渫及截彎取直,工程費4.4億餘萬元。陳定南縣長為「觀光立縣」,於1983年委託臺大土木工程研究所進行冬山河風景區細部計劃。為吸引人潮,先由張仲堅建築師整備冬山河龍舟競賽場地;為整體發展,由郭中端女士主持的「日本環境造型研究所」於1987年提出戶外水態博物園,運用冬山河上中下游特性,劃分水域為森林公園、親水公園與海濱公園。1989年冬山河風景區開發計劃終獲行政院列入「政府重大經建投資計畫」,經費9.3億餘萬元,這是當年地方政府提報之唯一獲中央通過之經建計畫。

親水公園由日本象設計集團設計監造,1987年簽約、1994年開園,為水態博物園最先建設的據點。工程分為雙龍岸、艇庫、旅客服務中心及戲水區等4期,設計上大量運用宜蘭傳統建築元素,烔異以往的想法及品質引起國人注目,樹立臺灣公共工程里程碑,並獲「臺灣公共建築空間十大傑作」第一名。

整建後因有長約3,500公尺的寬直河道及穩定水流,適宜發展水上運動,除龍舟賽外,1988-2005年成為國際名校划船賽場地。公園腹地20公頃,設施完善,1996年游錫堃縣長於此處開辧國際童玩藝術節,以文化交流邀請國內外表演團隊共襄盛舉而廣獲好評。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冬山河親水公園 / 撰寫者:蘇美如(文字撰寫);蘭陽博物館(照片提供)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7121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親河路二段2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6729935
所在地-經度
121.8158161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1. 王增榮、王俊雄撰,《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宜蘭:宜縣蘭陽博物館,2011.12 2.莊依騏/細說冬山河親水公園的生成/蘭陽博物第30期(蘭陽博物館2007.07月電子報),2020.10.18,網址:http://enews.lym.gov.tw/content.asp?pid=80&k=562
隸屬
宜蘭縣政府
撰寫者
蘇美如(文字撰寫);蘭陽博物館(照片提供)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