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河流-貢寮石碇溪遺址

跟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河流-貢寮石碇溪遺址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河流-貢寮石碇溪遺址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河流-貢寮石碇溪遺址

石碇溪又稱尖山腳溪,是東北角地區僅次於雙溪河的第二大河流,也是新北市水利單位列管18條河流之一,它是凱達格蘭族發源地三貂區的重要河流,溪流兩旁有多處平埔族的遺址被發現。

清代乾隆末期,閩南族群入墾三貂前,平埔族三貂社人多聚居於石碇溪下游,以及雙溪河口一帶。石碇溪沿岸的遺址有仁里遺址、仁和宮遺址、外文秀坑遺址、核四廠第1、2、3號遺址、過溪仔遺址、內寮遺址等,多屬於史前時代鐵器文化,日治時期人類學者尾崎秀真曾在遺址中發現明朝洪武通寶等中國貨幣,可證明早期此地平埔族與漢人可能直接或是間接跟內陸有貿易往來。

石碇溪河口有國寶級臺灣原生植物「穗花棋盤腳」分布。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河流-貢寮石碇溪遺址 / 撰寫者:吳杉榮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6979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別名
尖山腳溪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吳杉榮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