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4年(1955年)之前,屏東縣高樹鄉新豐村沒有學校,學生得步行到兩公里遠的舊寮國小就讀,很不方便,於是塗上與楊春榮開始發起「獻米建校」運動,再由村長張阿遠帶領村民一鏟一鋤,胼手胝足地開墾,在河床地搭建兩間由竹桁架覆茅草的教室,成立「屏東縣高樹鄉舊寮國校新豐分班」,民國48年(1959年)8月1日獨立成為「屏東縣新豐國民學校」,照片即為慶祝獨立當天所拍攝。
照片提供者張享添是照片中最左邊、當時村長張阿遠的孫子,他說照片中的人都是本鄉的耆老,有鄉長、校長等等。當天的校門口用竹架與榕樹葉搭成一個拱門,掛上「慶祝獨立」布條與兩面國旗,與對聯「新校獨立喜氣洋」、「豐碩成果萬代傳」,讓每位村民的心裡充滿了溫暖與喜悅。
張享添是新豐國小第七屆的校友,他憶起當時因為做屋頂的茅草裡會長雞母蟲而腐爛,所以每年都要上山砍茅草來翻新,才不會漏雨。當時一個年級有兩個班,每班超過50人,操場在學校後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