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準備拆除的中國城

準備拆除的中國城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準備拆除的中國城

拍攝地點位於臺南中正路末端,屬於中正商圈的一部分,此為準備拆除的臺南中國城,已經快看不出原本的樣貌,密密麻麻的鷹架,以及圍住整個中國城的鐵皮圍牆,獨留那中國風格的屋頂露在外。照片上方的外觀造型設計為金色的歇山式屋頂,在日後不久的時間裡,拆除房屋的工程公司將於限定的日期內,完全剷除這個已樹立於此三十餘年的重要地標。留下拆除中的「台南中國城」照片,有助於為台南人留下商業聚集及娛樂空間的集體記憶。

此一地區為1926年(昭和元年)到1980年代,臺南市最精華的中正路商圈西側。臺南中國城在1980年代以後逐漸沒落,臺南市政府在2006年(民國105年)提出「中國城整體規劃再發展計畫」,提到五點策略執行方式:(1)打通運河盲段,規劃中國城為碼頭商務大樓,設置運河博物館。(2)挑空穿廊或半開放式廣場設計,使中正路可透視運河景觀。(3)運河兩岸闢設河濱公園、露天廣場、步道或自行車道。(4)打通中正商圈至新市政中心區與新沙卡里巴綜合商場,活絡五期重劃區商機。(5)整治臺南運河,塑造優美河岸景觀。目前臺南中國城已經拆除,都更為「河樂廣場」。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準備拆除的中國城 / 撰寫者:「船河搖呀搖—臺南運河與船舶記憶調查暨數位影像呈現第一期計畫」計畫辦公室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56371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地點-地址
中國城
地點-縣市區
臺南市
撰寫者
「船河搖呀搖—臺南運河與船舶記憶調查暨數位影像呈現第一期計畫」計畫辦公室
貢獻者
攝影
李毓祥
時間迄
2016
地點-緯度
22.9922715
地點-經度
120.1919881
參考資料
高正玉(2018年)。臺南都市空間軸線的重塑-以中國城舊址與海安路的功能與景觀再造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信智(2006年)。〈日治時代安平港口機能〉。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時間分期
1983~2016(中華民國)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