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貴與王寶川》,臺北文化書店發行,鉛印本,1953年(民國42年)再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查考諸家小說書目亦無著錄[1]。封面書題「薛平貴與王寶川」,書題旁另有小字「唐代奇情說部」。目錄前有繡像一頁,分八欄畫「王寶川花園燒夜香」、「彩樓配」、「前門趕出薛平貴」、「寒窰成親」、「西涼造反」、「薛平貴下山投軍」、「別妻誤卯」、「平貴回窰」故事內容。目錄前書題「唐代奇情故事薛平貴與王寶川」,全書共20回,43頁。正文前書題「唐代奇情故事薛平貴與王寶川」,正文後有〈臺灣力行書局圖書簡目〉廣告一頁。小說描述王寶釧執意嫁予窮困青年薛平貴,後因西涼造反,薛平貴披戰袍上戰場,王寶釧獨自苦守寒窯十八載。最後薛平貴功成名就,衣錦榮歸,夫妻團聚。
封面繪一位身穿戎裝的武將,正向著身穿藍袍,手提著菜籃的女子拱手作揖。此圖像所繪,出自小說第十七回〈代戰公主趕三關,平貴回窰〉中,薛平貴終於回到中原:「到了五家坡,忽見幾個貧苦婦人,在那裏挑挖薺菜,平貴定睛一看,見內有一個婦人,雖然面帶菜色,面貌好似王三小姐。要想上前搭話,猶恐誤認民妻,於理不合,遂轉念道:『那婦人即是我妻,我和她別離一十八載,究竟貞節如何?到要探問一番才好!』」(頁54),係描繪薛平貴回窯見到王寶釧,為測試妻子忠誠,出言調戲試探的情景。
[1] 經翻查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江蘇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2月);樽本照雄編、賀偉譯《新編增補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3月);魏紹昌主編《民國通俗小說書目資料彙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年12月),俱無從查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