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由西螺武館「勤習堂」第四代孫裔廖君達先生提供,照片中人為廖心慈,當時的年紀約五十歲。
廖心慈(1910-1968)為廖懋昭三子,其母為程美玉,其妻為王品及周屘。心慈畢業於日本大阪商業學校,畢業返臺後,主要從事的工作,為擔任廖家在彰化溪州所屬農場與農田的經理,負責打理田租與農場管理事宜。除了協助家族經商,心慈得到父親在武術上的真傳,本身雖未開館授徒,但承繼父親萬得師之責,擔任勤習堂「總堂主」的領袖地位。在「醫武並進」的原則下,心慈亦博覽醫書;其孫廖君達,至今仍保有心慈在日治時期,前往上海購入之相關中醫藥書籍。現今雲林西螺的延平老街上佇立「東市場」三字,即為心慈字跡。臺灣光復後1946-1948年,心慈擔任「西螺鎮副鎮長」。1947年曾參與二二八事變期間「虎尾機場」之役。據其孫廖君達稱,經二二八事變後,為求身家平安,心慈選擇加入國民黨;同時,也淡出勤習堂武館的實際經營,僅以萬得師之子的身分,擔任勤習堂精神上的共主。
廖心慈的經歷橫跨農、商、醫、武、政;或可想見,廖家一族雖以武術醫藥見長,但同時身為地方仕紳,有其權力位置與政治責任,也是武館世家與地方政經結構的文化見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