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療體系還未普及之前,一些偶發性的宿疾該如何化解?這則口述資料是潘英寬長老於2018年12月16日,在愛蘭教會講述以前也是有用咒語在治病的。
1959年(民國48年)出生、曾患過「皮蛇」的潘英寬長老,分享一段親身經驗:「以前有陣子身體長了帶狀皰疹病毒,民間稱呼為:皮蛇,一些教友、親戚們都很好心地推薦我,要去找哪些厲害的人物醫治,有不少口袋名單,其中不乏有些法力高強的人,會替人進行取蛇頭的咒術儀式。
雖然我不知道詳細的取蛇頭儀式,但我清楚那個就是使用咒語術;因為基督信仰之故,我沒有採取這類民俗療法。當時我選擇去給埔基皮膚科某位醫師看診,醫師看完診就開了藥給我,並說了一句:你要祈禱。儘管信主之後就不會採用民俗療法,但我仍然深信到這個年代,還是有咒語的存在,不論是在烏牛欄、還是守城份那邊」。
這則口述資料反映出,一個疾病的診治,牽涉到宗教信仰的堅定程度;醫治皮蛇,因應療法的不同取向,竟也考驗著對自身宗教信仰的歸屬感。易言之,從疾病觀點看信仰文化,宗教本身即帶有身體或心理療癒的屬性和成分,因此在選擇上更加顯得敏感。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