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玉島神社遺址

玉島神社遺址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中央的拉魯島(lalu),圖中可見拉魯島上的月下老人亭即是過去神社遺址。

日月潭周圍為原住民邵族居住地,邵族人認為祖先靈魂安息於拉魯島上。清領時期小島被稱作珠嶼、珠仔山等,日治時期則稱其為玉島。二戰後(1945)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資源委員會委員長錢昌照於1946年4月視察日月潭,將玉島改為光華島。

日治時期大正8年(1919),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推動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其間受第一次世界大戰、關東大地震等影響,工程資金不足而延宕。日治時期昭和6年(1931)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重新動工,同年11月,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日月潭中的拉魯島興建玉島神社,祭祀由著名的嚴島神社所分靈的「市杵島(嶋)姫命」,以祈求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順利進行。

1945年二戰後初期,神社仍被國民政府所保留,兩座明神鳥居本體未遭破壞,其中位於後方的鳥居作為牌樓使用。1951年神社前方的一對狛犬被移往龍鳳宮,狛犬現保存在日月潭畔龍鳳宮附近的水社村集會所。拉魯島上「新建玉島祠碑」及手水鉢曾因日月潭水位上漲沉入水中,直到1991年4月,臺灣中南部發生乾旱,造成日月潭水位激降,祠碑、手水鉢被當地居民發現後重新立回島上。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日月潭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57334
  • 所在地-經度
    120.915913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1993。 張立宇,〈戀戀濁水溪的電力〉,《臺電月刊》564(2009),頁6-15。 林文龍,《中部開發史》,臺北:常民文化,1988。
  • 撰寫者
    胡朝欽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5733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1591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日月潭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