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里低山地區的鳳蝶科食草植物—食茱萸

埔里低山地區的鳳蝶科食草植物—食茱萸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埔里低山地區的鳳蝶科食草植物—食茱萸

埔里921重建區各地的民宿、農場及蝴蝶生態園區,常可見到食茱萸野生植株或成小塊狀栽植的群落,埔里桃米社區及鎮上有幾家餐廳更已推出包括刺蔥炒蛋、刺蔥豆腐、刺蔥皮蛋、刺蔥香醬等與蝶共餐的食譜。

食茱萸(Zanthoxylum ailanthoides)是芸香科的落葉中喬木,全株無毛,樹幹、枝條及葉均有刺,也就是埔里人熟知的地方特色植物「刺蔥」。羽狀複葉,長30~80公分,小葉7~15對,接近無柄,葉面散布黃色透明油點,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8~15公分,寬2~5公分,葉基圓形或心形,常歪斜,葉端漸尖或長漸尖,葉緣有腺體狀鋸齒。單性花雌雄異株或雜性花,花序頂生,長10~30公分,雄花花萼闊三角形5枚,花瓣橢圓形5枚,白色或灰黃色,雄蕊5枚。蓇葖果接近球形,直徑約0.4公分,有黑色光滑種子。

分布中國大陸、韓國、日本、菲律賓及台灣低中海拔地區森林。食茱萸葉搓揉後有特殊香味,是有名的料理材料,刺蔥餅、刺蔥皮蛋、刺蔥豆腐等都是受歡迎的本土料理。它更是玉帶鳳蝶、白紋鳳蝶、台灣白紋鳳蝶、烏鴉鳳蝶、台灣烏鴉鳳蝶、黑鳳蝶、柑橘鳳蝶、雙環鳳蝶、大白裙弄蝶等多種蝴蝶的重要食草植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低山地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116466
所在地-經度
120.9572706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1.臺灣樹木誌(呂福原等著,中華易之森林植物研究協會出版,2017) 2.蝴蝶環境 教育圖鑑(邱美蘭、彭國棟著,特生中心出版,2016)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彭國棟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