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勢庄文筆亭

跟西勢庄文筆亭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西勢庄文筆亭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西勢庄文筆亭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西勢庄文筆亭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據覺善堂暨文筆亭沿革誌記載:民國35年(1946年)因文昌帝君暨四聖君飛鸞降乩訓示「作文制字之星,普天之下,同沾其化,其利人也,字字如珠,士農工商時刻皆用,雖千里之音信,即數字可相通,況今社會上詩社文壇,記載報紙,日見繁盛,天之未喪斯文也,慨可知矣。世人以文教尊重異端而崇正道,身榮顯達,仕進朝廷,上可致君下可澤民。然尊其教者,必重其文,有敬惜字紙之謂也,字乃聖賢之面目,見字紙免亀門,勿遍地而踐踏,勿置汙穢之所,人能存心收拾,焚化惜字爐中,帝君鑒此遵行,庶幾聞風不振,降福降祥,昭昭然益壽考於當躬,賜富貴於後代焉。」故指派西勢村陳松榮先生募款建造敬字亭一座,設於本村龍尾,即現址,後因亭址地形有如一座硯臺,因而改名為文筆亭。文筆亭位於西龍伯公右側,亭前有一荷花池,代表「硯臺」,亭頂有一「毛筆」,大地為「紙」,字爐內焚燒字紙的灰燼為「墨」,形成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的特殊景觀。文筆亭為三層六角形塔式建築,亭頂為毛筆筆尖朝天造型,第一層奉關聖帝君,兩旁有對聯「春秋大義忠臣概、文武全才國世勳」。第二層奉孔聖先師,兩旁有對聯「德參造化千秋祀、道冠古今萬事尊」。第三層奉魁斗星君,兩旁有對聯「文光射斗文才展、筆獻善亭華法生」。民國35年(1946年)創建,民國69年(1980年)重建,民國77年(1988年)整修,民國88年(1999年)重建現貌。如今,不論是河神的敬水文化或文筆亭學問敬仰,都在流失中。因地下水量減少,河道萎縮,河水污穢,人們親近水源機會變少,與水息息相關的祭祀文化,自然而然消失了。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西勢庄文筆亭 / 撰寫者: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5653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所在地-地址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太平路151號旁
別名
西勢村文筆亭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613927
所在地-經度
120.518044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西勢庄文筆亭
參考資料
地方誌:張志遠,民國95年,《台灣的敬字亭》,頁143 , 文獻期刊:吳煬和,民國93年,〈六堆敬字亭現存調查表〉,屏東縣敬字亭調查研究成果,頁122, 覺善堂暨文筆亭沿革誌記載,地方誌: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許瑞君總編輯,2007,《發現竹田 水鄉的滄桑與契機》
現況
保持現況良好
資料來源
受訪者口述:王勝乾/民國45年(1956)生
隸屬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撰寫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