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媽媽湯圓

蘇媽媽湯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蘇媽媽湯圓負責人蔡碧淳在921震災後開店,對於在災後開店的挑戰之中找出特色,下了非常大的苦心。後來,蔡碧淳選擇以湯圓作為小吃,湯圓可以鹹、可以甜,正餐、點心皆宜。此外也提供魯肉飯、米粉等餐食,在災後的埔里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原先已是地方名店,於郭台銘造訪之後,名氣更響,

蘇媽媽湯圓不採用糯米粉,而是堅持以百分之百的圓糯米碾漿製作,雖然只是工序上的些微差異,但彰顯了蘇媽媽湯圓對於細節的用心。正是對於細節的用心,讓這個憑著甜鹹湯圓打造名店的埔里傳奇故事,仍持續譜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蘇媽媽湯圓 / 撰寫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朱俊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5459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118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9667385
所在地-經度
120.9628592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朱俊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