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請轉馬(新娘歸寧)

請轉馬(新娘歸寧)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請轉馬(新娘歸寧)

新娘歸寧,馬祖話說「請轉馬」(ㄑㄧㄤˇ ㄋㄨㄛㄥˊ ㄇㄚ+,tshianˇnuongˊma+)是馬祖婚俗中很重要的儀節。早期的馬祖,無論家境貧富,男方娶妻都要以三天三大宴、八小餐來招待親友。

婚禮結束後的第三天,娘家會派小舅子兩人(無小舅子者可找新娘的堂兄弟、表兄弟或鄰居)來請新婚夫婦回娘家,這個動作和歸寧宴都稱為「請轉馬」。此制雖起於春秋,但馬祖卻發展出新的意義和形式。

當天回娘家時,夫婦不得同行。小舅子之一先帶新娘子出發,半小時後(十分鐘後也可)另一個小舅子陪姑爺啟程。姑爺肩挑內裝禮品的紅布袋,等接近岳家時,陪同的小舅子示意他留步,並將新郎挑的紅布袋接過來,然後自行挑回家,徒手之新郎必須原地駐足等候。不久,會有另一位與新郎年紀相仿的人出現為之嚮導,兩人互相作揖,禮請對方先行,但新郎千萬不可走在前面,因為靠媒妁之言的婚姻,未經過拜天地、揭頭蓋的儀式,「理論上」雙方是不認識的。所以新郎「應該」不知道岳家所在的地點才是,為保持矜持儀態,必須靠他人引導才行。

午宴之前,新郎會抽空拜見女方長輩親戚,陪同者手抱紅氈,待長輩坐定後鋪氈在地,供新郎行跪拜之禮,受拜者必須給紅包當見面禮,故當天長輩到處躲藏,若長輩平日小器苛刻待人,就會有鄰居「密告」其行踪,故意使他受禮「破財」。

「請轉馬」必須當天來回,同樣是夫婦不能同行。回程時,新郎先行,片刻後新娘由一群青少年(親家舅)挑紅布袋陪同出發。隊伍中必有一人挑「轎車」(嬰兒車)和內裝兩顆芋頭、一株蘆薈的竹簍。當新娘隊伍走進村莊時,會遇村童以繩索攔路,要求新娘打躬作揖、開口請求讓路。有些性格強悍的新娘不肯輕易「就範」,雙方難免出現大動作的爭執,有時過程非常粗暴。

「請轉馬」之後,隆重的婚禮算是結束了。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請轉馬(新娘歸寧) / 撰寫者:陳高志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53416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連江縣文獻中心
撰寫者
陳高志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4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