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征東》,臺中瑞成書局發行,鉛印本,出版年代不詳,此版本雖未載明著作者,但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姑蘇如蓮居士編次」,生平無考,成書於清代[1]。封面書題「薛仁貴征東」,書題旁另有小字「繡像仿宋完整本」,書肩皆作「繪圖征東全傳」。目錄前有「聖」署名的〈小引〉一篇。目錄前書題「繪圖征東全傳」,全文共計42回,113頁。正文前有繡像四頁,首頁畫「薛仁貴、唐太宗、魏徵」;第二頁畫「尉遲恭、程咬金、何宗憲、張士貴」;第三頁畫「徐茂公、王茂生、周青、秦懷玉」;第四頁畫「木角大仙、高建莊王、蓋蘇文、安殿寶」故事人物繡像。小說內容描述初唐名將薛仁貴從一介平民到御封為王的故事。薛仁貴征討遼東時屢立戰功,卻遭張士貴、何宗憲等人用計冒領功勞,後經元帥尉遲恭追查真相大白,最終唐太宗將奸佞治罪,並加封薛仁貴為平遼王。
封面左側有一身穿白袍,右手指向遠方的男子,在他身後的大樹旁,有一白臉白鬚、身穿紅袍的男子。小說第二十二回〈敬德犒賞查賢士,仁貴月夜歎功勞〉,敘眾人在廟中飲酒作樂,只有薛仁貴悶悶不樂,走出廟外,尉遲恭見狀便跟了上去:「那敬德悄悄跟在仁貴背後,行有數箭之遙,只見仁貴立住,對月嘆道:『嗄,我薛禮因為功名,不惜勞苦,跨海征東,立了許多功勞,皇上全然不曉,隱埋月字號為火頭軍,搖旗吶喊之輩,尚受朝廷恩典,我等有十大功勞,今日反食不著皇上酒肉,又像偷雞走狗之類,恩哥恩嫂,不知何日圖報?妻子柳氏苦守破窰,只等我回報好音,豈知我在此受苦萬千,予懷內無處發洩,今對月長歎,誰人知道?』」(頁60、61),據此可知封面乃是描繪薛仁貴望月抒發苦勞,尉遲恭悄悄於暗處觀察的情景。眾所周知,尉遲恭應為黑臉武將,但此封面所繪卻為白臉白鬚,與尉遲恭既有的形象差異不小。[2]
本書瑞成書局另曾改題為「薛仁貴跨海征東」出版,除封面繡像構圖不同以外,其餘小引、目錄、繡像與正文的排版與頁數皆同。
[1] 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江蘇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2月),頁495-496。
[2] 本書與上海廣益書局出版的《薛仁貴征東》封面構圖極為相似,其左側有一身穿青綠袍的男子立姿並手指向遠方,中間隔一大樹,右側有一身穿紅袍,白臉白鬚的男子。右後方遠處則有一棟建築物。上海廣益書局《薛仁貴征東》刊本,為新加坡新華書局董事經理楊善才先生(1939-)庋藏,承蒙楊先生提供書影予本計畫參考,特申謝忱。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