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農溪」,清治時期稱「泉大湖溪」。1922年日治時期,「天送埤水力發電廠」完工,引蘭陽溪與清水溪之水發電,開渠將尾水排入此溪,民間乃俗稱此溪為「電火溪」。電火溪流向三星、冬山、五結等地,為當地重要之農業灌溉用水。1960年代因三星與冬山兩鄉常因灌溉期各圳之取水量以及防汛期之排洪量,而發生爭執甚至械鬥。1979年省政府決定興建分洪堰,將電火溪的河水經由閘門一分為二,一條北流三星,一條南流冬山,並改名為「安農溪」,謂農事已安。1988年整治完成,紛爭乃息。堤堰下游有一片由二支流沖積而成的沙洲,佔地約2公頃,因泉水豐沛清澈,遂於1992年闢為湧泉公園,今稱「分洪堰風景區」。區內不少飛禽棲息,亦有罕見植物密布,公園並設置池塘、曲橋、步道、草地、樹林等庭園景觀及涼亭休憩設施,尤其立於分洪堰上,目光沿著左側分流盡頭處,還可遠眺龜山島之美麗景致,是一處兼俱人文與自然生態的景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