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拼布藝術

拼布藝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拼布藝術〉一文,作者楊愛珠,於2002年3月刊載於《噶瑪蘭ㄚ花蕊》第109期,描述作者在社大教室,傳授拼布藝術的課程,敘述拼布藝術的起源與創意,以及學員們的學習過程。文中首先描述拼布藝術源於印度,流傳至美國、日本,台灣受日本拼布影響極大,由於日本拼布大多用手工縫製,頗能展現個人的創意。接著,作者敘述拼布藝術可以作為生活中的調劑,乃決定把它引進社區大學,使「拼布藝術」的美麗氛圍來妝點社大的人文園地,讓更多的人把拼布藝術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增進生活情趣。文中最後提到學員說作者教的是「針情針意的藝術」,而學員待她是「真情真意的相挺」。使這項附有復古情懷的拼布藝術,展現在社區與家庭生活當中。文後還附上學員吳文華、石玉蘭與黃寶蘇的學習心得,表示剪貼儘管可以天馬行空,創意可以任意剪裁,可是老師教了許多技巧和使用工具的方法,才知拼布須要這麼細膩,剪裁須要這麼規矩。而大家是快樂地學習,也感謝老師無私地教導,這樣教與學的心路歷程,表現出拼布藝術的傳承趣味,也是值得典藏的文章。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宜蘭社區大學
資料來源
宜蘭社區大學
撰寫者
陳進傳;林耀祖
創作者
楊愛珠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宜蘭社區大學
尺寸
19*26公分
材質
紙本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