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景陽號手繪彩磁之研究

宜蘭景陽號手繪彩磁之研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宜蘭景陽號手繪彩磁之研究

洪旭騰的〈宜蘭景陽號手繪彩磁之研究〉,為2014年1月4日發表於臺藝大之碩士論文,文中表示台灣在發展的過程中,歷經了好幾個政權統治,其中日治時期五十年間,接受了來自日本傳入的產物,日本匠師也相繼引進了許多新的材料和技術,手繪彩磁即其中之一,並且一直到民國六、七十年代仍未見退潮,也在台灣在傳統工藝佔了一席之地。文中敘述彩繪磁磚之文獻著作頗為不足,而大多數也以記錄台南府城地區為主,對於宜蘭彩繪磁磚「景陽號」則著墨不深,且沒有完整之紀錄和調查分析。於是作者希望藉由探討「景陽號」發展歷程和文化藝術之價值,以提供往後研究之基礎。「景陽號」祖孫三代從事手繪彩瓷,從顏金鐘傳承到顏文伯,再傳到顏三元,是宜蘭地區著名的彩繪家族。該文指出彩磁燒製的技術僅傳承至顏文伯為止,約於100年代之後,顏家便不再進行手繪彩磁的燒製。該文也經由調查得知宜蘭顏氏之承作傳統建築彩磁共計44座,分布之區域以宜蘭地區為主,共計25座,其次為九份、基隆、新竹、苗栗、彰化及臺南等地,其作品用色鮮艷,線條及設色手法獨具一格。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宜蘭
撰寫者
陳進傳;陳麗蓮;林耀祖
創作者
洪旭騰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4/01/04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存放位置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材質
紙本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