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糖廠位於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三段1671號,現今所見到的製糖工廠初建於日治時期大正3年(1914)。此圖可見目前包括製糖相關房舍等建築。
竹山地區的製糖從清代開始就十分蓬勃,明治41年(1908)因當地豐富的樟腦與甘蔗資源,赤司初太郎(1874-1944)等併吞當地人所成立的雲林、雲投兩間以製樟腦組織,成立「雲林拓殖合資會社」,又收購當地的舊式糖廍,明治43年(1910)建造生產赤糖的改良糖廍,並於大正3年(1914)將這間改良糖廍遷至現今竹山糖廠的位置,至戰後產量規模較大時,成為可達100噸以上的赤糖糖廠。
竹山糖廠自大正元年(1912)改由「沖臺拓殖製糖株式會社」接手營運,該會社於大正6年(1917)被收購後改由「臺南製糖株式會社」經營,昭和2年(1927)因臺南製糖株式會社破產,在當時總督府介入和臺灣銀行協助下,改組為「昭和製糖株式會社」管理,昭和14年(1939)因昭和製糖經營失敗,改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管理竹山糖廠,此時產量已達600噸。
1945年戰後,被「臺灣糖業公司」(台糖)接收,屬於第一區分公司,但因位於山區,原料供應上不方便,遲至1947年11月才復工製糖,直至1950年底關閉。之後部分廠區由「竹山製糖股份有限公司」使用。今日因製糖業難以經營,廠區曾由「冠宇竹木材加工防腐廠」使用,目前改為「農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生物科技相關生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