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車埕車站

車埕車站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車埕車站位於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圖中可見由兩旁路軌夾在中央的島式月臺設計。車埕車站是集集線的鐵路車站,因鄰近埔里糖廠,過去有數百部人力臺車於此負責運送甘蔗,「車埕」源自臺語「車場」,故演變為當地地名及車站名。《臺灣地名辭書》中則表示,「車埕」源自過去鐵道重機械儲存場。

乙未戰爭(1895)後日人治臺,日本為鎮壓抗日勢力、奠定統治基礎,決定建造南北縱貫鐵路。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臺灣總督府完成西部南北縱貫鐵路,沿途支線的產業鐵道帶動糖、鹽、林木和礦業發展,其中包括二水至外車埕的集集線。大正8年(1919)「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因設置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著手鋪設二水到外車埕端的鐵道,使用與縱貫線同規格的3呎6吋軌距,以運送工程所需的建材、設備、物資與人力。

二水至外車埕鐵道初始僅負責貨運,日治時期大正11年(1922)1月13日增加載客運輸功能。此外,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因發電工程需要,大正12年(1923)開闢外車埕到門牌潭長2,823公里的專用軌道,用來運輸發電機與變壓器等重型機械。隨後,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受限於日月潭工程造成的資金短缺,只能轉賣二水至外車埕的鐵道給總督府鐵道部,成為現今的「集集線鐵道」。如今,集集線鐵道是南投境內唯一的鐵路,也是當地鎮居民對外的交通動脈,對中部地區的開發有極大的貢獻。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車埕車站 / 撰寫者:胡朝欽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113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胡朝欽
創作者
黃儒柏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7/09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