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歷史容顏:高雄市議會大樓的故事

歷史容顏:高雄市議會大樓的故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歷史容顏:高雄市議會大樓的故事

本篇包含有〈高雄市議會大樓的故事〉及〈前進哈瑪星的各種方式〉。位於中正、自強路口的高雄市議會,在當地走過60年漫長歷史,對高雄市民來說已經成為民主的象徵。哈瑪星(包含新濱町與湊町)自日治時代開始發展,區域內許多歷史建築與小徑,見證了高雄市都市與港區之發展。

第一屆高雄市議員在1950年選出,當時的市議會為斜對面的消防局,每當開會皆需要向市府商借,頗為不便。新議會大樓的籌建自第三屆1954年開始,然而一直到第五屆之1961年才破土動工,然而,卻又因為徵收土地問題,延至1964年才重新動工,經過2年多的工期,於1966年10月26日完工啟用,從籌建至完工,共歷時9年餘。

哈瑪星是高雄市最早填海造陸的新市街,1908年雞籠到打狗的西部幹線全線通車,新湊町火車站完工,鐵路延伸到新濱碼頭港邊。如今不論是搭捷運或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抵達哈瑪星,皆適合慢慢地觀看著歷史建物,享受著海風與歷史的交織,穿梭於巷弄與時光之間,才能真正的體會哈瑪星之美。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王御風
創作者
王御風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出版日期
2010/06/15
ISBN
1025-5893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文件
出版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