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同參藥行「九蒸九陰」熟地黃

跟大同參藥行「九蒸九陰」熟地黃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大同參藥行「九蒸九陰」熟地黃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大同參藥行「九蒸九陰」熟地黃

2019年(民國108年)5月9日拍攝於臺中的「大同參藥行」,照片中為大同參藥行依循古法親自炮製而成的「熟地黃」,與放置、保存熟地黃的陶甕。


「地黃」在中藥舖裡,為常見而重要的中藥材,早期店家在進貨、購買中藥材時,所得到的地黃是僅經過乾燥處裡的地黃,也就是俗稱的「生地黃」;而道地的「熟地黃」則是要經過「九蒸九曬」繁複的炮製工序,才是所謂的「九製熟地」。熟地黃的「九蒸九曬」,是指將生地黃浸泡砂仁酒,經過一段時間,確認生地黃裡外皆吸滿酒後,取出放置於蒸籠內蒸煮,此時的生地黃受到蒸氣加熱會流下生地黃汁,且顏色開始轉變為深色;接著將其取出,放置於大太陽下曬乾;如此重複上述步驟,且將每次所流下的地黃汁收集起來,並再次倒入一同浸泡地黃粒,反覆蒸煮、曬乾九次後,熟地黃的炮製便完成。


現今許多中藥材的炮製已經交由進口商作處理,傳承技術並持續親自炮製的中藥舖已經很少見了;大同參藥行不僅保留老一輩所傳承的炮製技術,且因藥舖開設地點氣候環境的影響,在炮製「九蒸九曬」的熟地黃上不同於一般藥舖,而是採用「九蒸九陰」的方式,將原本「曬乾」改為「陰乾」;因此其熟地黃的藥性與質地也與其他藥舖不同,口感較乾鬆、不黏牙,味道是甘中帶酸、不刺激,是大同參藥行的獨門絕活。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同參藥行「九蒸九陰」熟地黃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0974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創作者
張師朋;張師豪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5/09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