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大觀音亭

臺南大觀音亭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南「大觀音亭」原名「觀音宮」、「觀音亭」或「觀音廟」。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大觀音亭」創建年代在明永曆年間(1647-1683年),略早於臺南興濟宮,是由當時駐守臺灣的軍民合力搭建而成的。相對於臺南有一在小東門內的觀音亭,稱為「大觀音亭」。


在1693年(清康熙32年)重修擴建的時候,廟裡的拜亭採用「抱廈」(即圍繞於廳堂、正屋的房屋,或指於原建築之前或之後加建的小屋)形式改建,中央主祀觀音佛祖,配祀十八尊羅漢,呈現出莊嚴肅穆又灑脫自在的景象。


大觀音亭現存藥籤共有59首,沒有分科別。特別的是,每首藥籤下方都標註著「大人全服、小兒半服」的字樣,呈現出用藥劑量在大人與小兒的身上,應有所區隔的概念。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南大觀音亭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08509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北區成功路86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998389
所在地-經度
120.206261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台南大觀音亭
參考資料
1.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141 2.大觀音亭 祀典興濟宮:https://www.da-shing.org.tw/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