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通常指北宋人「吳夲」,吳夲生於979年(宋太平興國4年)農曆3月15日,生前行醫濟世,救人無數。1036年(景佑3年),吳夲為了幫急症病患採藥,墜崖身亡。民眾感念吳夲,在他死後祭拜他、尊奉為神,祂並逐漸成為泉州、漳州、廈門等閩南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信奉的醫神。


保生大帝也稱為「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每年農曆3月15日,全臺各地保生大帝廟都會舉行隆重的祭典,南部以臺南學甲慈濟宮、海尾朝皇宮、祀典興濟宮為著名,北部則以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的慶典最為人所熟知。臺灣民間流傳另一種「保生三真人」的說法,稱呼「孫思邈」、「吳夲」與「許遜」為保生大帝。


有別於以宮廟為祭祀中心,新北市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所呈現是以「祭祀圈」—「有神無廟」的「輪祀」傳統。另外,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所配祀諸尊,亦有特殊之處。例如:臺南祀典興濟宮除了主祀保生大帝之外,同時配祀保生大帝的父母、妹妹、妹婿,還有侍從江聖者、張仙官和採藥童子、製藥童子等;但是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所配祀者僅有江聖者、張仙官二尊。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eople&id=508415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生年月日/時期
宋朝/臺灣史前的金屬器時代(如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
國籍
中國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性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