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扁擔

扁擔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擔竿(大埔腔客語:damˋ gon+的華語為扁擔,是一種用竹製或木製的扁長形器物,擔竿在農業時代是重要的挑運工具,不管是農用或家用的搬運工作,大都藉助扁擔來完成,婚嫁時以人力擔運盛裝禮餅的禮籃,亦是使用扁擔來挑運。


扁擔大都以刺竹製作,竹桿密集叢生的刺竹,是東勢普遍常見的臺灣原生植物,早期多種植在伙房周圍防禦盜匪,刺竹莖高15-20公尺,竹身肉厚強韌,有膨大的竹頭,每節可達40-50公分,擔竿為一體成型,製作時以刀嫲(柴刀)將竹剖成兩半,去皮曝曬,取其一修整成中間寬、兩端窄的扁長形狀,保留竹兩端突出的節,並於節旁削製淺凹槽,便於吊掛擔物上的繩索,一根扁擔可承重200斤;在交通運輸尚不便利的年代,扁擔是當時最便利的挑運工具,用具韌性的竹扁擔挑物,可使擔物者減輕負重。


1950年代民國40年代,東勢地區常見挑擔賣物的小販,以米籮盛裝穀物、蔬果於市集或沿街叫賣,逢神明誕辰或節慶日,居民也會使用米籮盛裝牲醴以扁擔肩挑,前往角頭廟或伯公廟敬拜,時至今日,許多東勢山城地區的老一輩,仍習慣用扁擔挑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扁擔 / 撰寫者:顧志莉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0778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別名
擔竿
撰寫者
顧志莉
貢獻者
照片提供者
林建緜
創作者
數位物件創作者:林建緜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0/07/04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尺寸
120公分×9公分
材質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