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6年(昭和11年)1月23日基隆要塞司令部許可發行的郵簡,可以看到基隆市田寮運河畔天神町與印山町,山腰上的房舍即今銘傳國民中學。當時田寮河岸已修築完成,細小的橋板略呈彎拱,形似彩虹,遂有「虹橋」之稱。爰此,劉銘傳路東側行政區仍稱「虹橋里」。
天神町是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州基隆市的一個町,町名來自基隆天滿宮社(天神)。1931年(昭和6年)10月實施町名改正時設置。天神町範圍約為現今地籍延年段,約為今仁愛區花崗、林泉、虹橋、水錦里;而西半部又被俗稱「印山町」。圖中筆直道路為今劉銘傳路,原來是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對「八路軍」很敏感,情治單位報省府,要求基隆不能有「八路」,愛八路就改為劉銘傳路,義八路改為中興路,現代年輕人只覺得很奇怪,不知道有這段歷史。
不僅路名避用「八路」,連公車也不能有「八路」。查閱台灣省政府公報,省政府民政廳在1949年(民國38年)5月16日發文,同意基隆市愛八路改為劉銘傳路,准予備查,為兩岸對立年代的特殊現象留下註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