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鹽埕區光復戲院

鹽埕區光復戲院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照片是1959年於高雄鹽埕區的光復戲院前所攝,當時正值改建為三樓後重新開幕,上映美國電影《血海大進攻》(The Naked and the Dead)與《鳳求凰》(Ask Any Girl)等片。光復戲院前身為日治時代的「金鵄館」,由日人經營,戰後被接收為國民黨黨營事業機構,並改為名「光復戲院」,以紀念臺灣光復之意; 本張照片的時空背景便是當時轉國民黨營時所攝。

五十年代,這裡是鹽埕區電影設備最新穎、劇場空間規模最大的戲院,可容納一千多人。因為是黨營事業,對於政策推廣不遺餘力。1954年1月24日,光復戲院曾發生爆炸,建築略受影響,後來移轉給中影經營,成為該公司旗下高雄最重要的一流戲院。1959年改建為三層樓建築,隔年初重新開幕,主要播放首輪電影,從此獨領風騷。1961年上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下愛情文藝片放映超過十週的最高記錄,光復戲院達到最高峰。

1983年,光復戲院易手由「鴻錦樓」老闆經營。影片從首輪改播二輪電影。一流電影院的光環從此褪去。2002年為配合高雄捷運工程而拆除,曾經高雄最負盛名的電影院就此消失,目前原址是高雄捷運鹽埕埔站的二號出口。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高雄市鹽埕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電話
(07)793-8888
現況
已不存,現為高雄捷運橘線鹽埕埔站
時間分期
1930-2002
交通方式
捷運橘線、騎車、開車、步行
撰寫者
黃柏偉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