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敏豆/醜豆/四季豆

敏豆/醜豆/四季豆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敏豆/醜豆/四季豆

敏豆因四季皆可生產,又稱四季豆,又因口感而稱粉豆。敏豆這名字由來相當有趣,相傳由美國人帶入臺灣,由打狗(高雄)進入,當地人第一次看到此豆,就問同行的馬偕博士這是什麼?當時馬偕博士以英語回答: 「Bean」。其Bean 發音與閩南語發音「敏」相似,就成了如今我們所知的「敏豆」。圖像來源為台灣農產紙箱圖像,以數位描圖方式進行數位圖像建立,以此保存圖像。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敏豆/醜豆/四季豆 / 撰寫者:走路草農/藝團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走路草農/藝團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47901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走路草農/藝團
撰寫者
走路草農/藝團
創作者
走路草農/藝團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