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田尾公路花園(怡心園牌樓)

彰化田尾公路花園(怡心園牌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彰化田尾公路花園(怡心園牌樓)

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位於彰化縣田尾鄉民族路一段156號,關於田尾花卉產業的發展歷史,傳說百餘年前,田尾鄉打簾村巫修齊前往福建漳州,當地人頗多種花,他便沿途帶回許多植物的種籽及枝條。回打簾後,他將這些種籽和枝條試著播種、接枝埋土開始繁殖,所以巫修齊就跟他哥哥巫規矩兩兄弟開石種花。

幾年之後,打廉村的崙仔部落有一個叫李朝慶的人,家中也種了不少花木,他開始將一些較好或奇特的花木以交換的方式帶回來培養繁殖,開始了花木交易買賣的風氣。日本統治台灣,在大正時代初期巫厝家的堂兄弟、叔侄已逐漸將花木栽植產業化。到了昭和時代,在戰後曾任議員的羅老庚,見巫家的花木試來經營的有聲有色,遂與「農民組合長」商量,由農會來培育種苗,讓農民方便以低價申請回去種植。在此,田尾地區 得花卉園藝事業有如百花爭放,同時也養成了不少育種的高手。1972年(民國61年),總統府資政謝東閔先生,曾到他的好友胡改良先生處賞花,經胡老先生及地方仕紳建議,1973年(民國62年)省政府將該地區核定規劃為公路花園園藝特定區,當時縣長吳榮興支持及鄉長陳玉清的籌劃,上下溝通,取得地方人士共識,歷經二年完成,形成如今的現狀的公路,利用路人來此遊玩,時常找不到該「公園」,於是將「公路公園」改名為「公路花園」。

田尾鄉是台灣最早種植花卉的地方,也是目前種花面積最大的地方;鄉內「公路花園」佔地近五百公頃,園裡二百多家園藝中心,隨著四季變化展出上千種奇花異草,讓人隨時有新的感受與驚喜。為了發展田尾公路花園園藝特定區,1989年(民國78年)政府特地將園區內的田尾鄉第五公墓整建為怡心園休憩區,並興建牌樓一座以及表演廣場、草皮區等空間,磚紅色屋瓦,白色牆身的怡心園牌樓採中國宮殿式風格尤為顯目,周遭成為田尾公路花園最核心的遊客休息、遊玩、散步空間。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彰化田尾公路花園(怡心園牌樓) / 撰寫者:謝瑞隆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47816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田尾鄉公所:https://town.chcg.gov.tw/tianwei/07other/main.asp?main_id=2868
撰寫者
謝瑞隆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