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古稱榆關,明朝洪武14年(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地創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明長城最東端的關隘,故而被稱為「天下第一關」。13米高的城樓,爲兩層三間歇山重檐頂的建築,四周飛檐上,飾以神態各異的神獸。關城東城門鎮東樓西側屋檐下有著名的明代書法家肖顯所書「天下第一關」牌匾。1987年(民國77年)作為長城的一部分入列世界文化遺產。
張春鐘特邀母親及一群來自員林親友於1937年(昭和12年)3月從台灣出發,遊覽中國、滿洲國及日本國。一群人一字排開,於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前拍照留念,左3為張春鐘三叔父張清榮,右2為張春鐘母親張黃惜,右3為張春鐘。這是張春鐘與親友出遊在中國最後一站,即將踏入滿州洲國再到朝鮮,遊覽日本國後返回台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