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採收記事-手採茶

茶葉採收記事-手採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葉採收記事-手採茶

        圖為採摘茶菁之情景,採茶工以手指採摘茶葉,圖中可見採茶婦女手上戴有採茶刀片進行採茶。照片右側茶樹的茶菁已採摘完畢。

        部分發酵茶是台灣茶區產製最多之茶類,遍及台灣北中南茶區,例如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等均為部分發酵茶類,若以六大茶類(綠、白、黃、青、紅、黑)分類則為「青茶類」。以凍頂烏龍茶為例:因產製部分發酵特色所採摘之茶菁開葉面為一心二葉至三葉,甚至更多,在採收時因採摘程度較多成熟葉如僅用手指摘取,容易使葉梗分岔及葉片不完整的情況產生,對於採茶工而言在手指上的的負擔也較為吃力,採收速度便趨為緩慢,為減輕上述之情況,茶園採收之婦女會戴上刀片用「割」的方式採茶,與其說採茶實為「割茶」,使用刀片採收之茶葉,芽葉、茶梗完整,也利於採收製作過程走水順利。        戴刀片採茶的形成是早年採茶婦女的智慧,發明者不可考,在採茶工之間儼然已成為一種文化,採茶上工必備之工具。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茶葉採收記事-手採茶 / 撰寫者:陳培慈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46756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陳培慈
時間起
2020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