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二三炮戰

八二三炮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八二三炮戰」為《誰跟你都臺灣人?這個地方或許與你有不同的答案》創作過程中作為金門的臺灣認同議題素材之一,用以輔助解釋影片劇情,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穿插呈現。
  1958年8月23日下午6點半,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對金門砲擊,接連著四十四天,在金門落下了四十七萬餘枚的砲彈,這就是捍衛台澎金馬的指標戰役「八二三砲戰」又稱第2次臺灣海峽危機。砲戰初期,解放軍攻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著重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國軍猝不及防,然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經歷多次戰鬥。當年十月,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而國共的戰爭,也使金門走向了不一樣的道路:一個極度軍事化的社會。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八二三炮戰 / 撰寫者: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4436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4/08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