箔子寮漁港除了作為漁業發展的重要場所之外,更是雲林縣與澎湖縣間,一段曾經美好連結的過去。早在清領時期,雲林與澎湖之間的船隻便已往來不斷,但後因逐漸淤積而終止,不過兩地縣府始終都有再次通航的意願。在箔子寮漁港正式啟用之前,還有台西港是口岸的競爭對手,雙方皆積極踴躍。後因箔子寮漁港距離澎湖龍門漁港僅約40公里左右,為臺灣整個西部沿岸距離澎湖最近的地點,加上相較於台西港的淤積狀況較為理想,因此雀屏中選。日後漁港啟用之際,澎湖縣長呂安德亦前往箔子寮視察並大加讚賞。
兩縣之間的航線經營模式,採取由民間出資、合組公司聯合經營的方式。民國75年,海鷹號試航,僅花費100 分鐘,便完成航程,開啟航運的正式發展。可惜由於海鷹號設備較為簡陋,又因遇上韋恩颱風來襲,船沉港底,海鷹號僅維持短暫約4個月的營運。
隔年,另一艘龍達號啟航,再次為兩地航運帶來希望,但不久仍因營運環境不佳等因素而再次停航。民國78年,農會買下龍達號,易名為金鋒號,以380元低票價促銷,甚至推出假日一票玩到底的方案,可惜仍因不敷成本而於同年11月時結束營運,實屬遺憾。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