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虎尾糖廠第二工場外景老照片

虎尾糖廠第二工場外景老照片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虎尾糖廠第二工場外景老照片

明治34年(1901)2月由總督府殖產局新渡戶稻造博士針對臺灣糖業進行調查研究,提出〈臺灣糖業改良意見書〉,認為在臺灣推展糖業,足以使總督府獲得財政獨立,並指出臺灣糖業發展方向。鈴木藤三郎的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臺灣糖業獎勵規則〉的獎勵政策下,於明治39年(1906)設立五間厝製糖工場,明治42年(1909)正式運作,初期僅生產粗砂糖。因「日糖事件」爆發宣告破產,之後藤山雷太的藤山財團收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

虎尾糖廠的第一工場在明治42年(1909)正式開工,日榨蔗量高達3300公噸。大正元年(1912)增設日榨蔗量1600公噸的第二工場。二次大戰爆發,因虎尾糖廠設有酒精工場遭嚴重轟炸。戰後國府治臺,透過留用日籍、臺籍技師協助下得以恢復製糖。但是第二工場啟用沒多久在民國51年便遭停產,並將廠房拆除,僅留一個大齒輪在糖廠「同心公園」內,底座刻寫「雙手萬能」。

此張老照片背面寫著虎尾二工場外景字樣,拍攝時間約在民國40幾年左右。從中不難發現工場高聳的煙囪,至於外圍則是以鐵絲網圍住,以防外部人士進入。在煙囪的左下角尚且得以見到用以貯存糖包的紅磚造水泥倉庫,可說是相當珍貴的歷史見證。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虎尾糖廠第二工場外景老照片 / 撰寫者:沈沐蒼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4307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糖業獎勵規則〉 2、 口述田調訪查資料綜合整理
撰寫者
沈沐蒼
創作者
拍攝者: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1950年代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