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1987年(民國76年),位於彰化縣鹿港鎮龍山里金門街54號,於2000年(民國89年)10月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台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台南安平及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台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1805年(嘉慶10年)鹿港士紳許樂三命其子薄賣房舍,改建成金門館,做為蘇府王爺的廟宇。金門館原名「浯江館」,許樂三並敬獻「浯江館」匾,今懸掛於正殿。金門館歷經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戰後,於1975年(民國64年)由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修正殿與三川殿。1994年(民國83年)6月由政府進行古蹟修復,除保留三川殿龍虎堵等舊有彩繪,其餘彩繪則由台南匠師陳壽彝、潘岳雄及和美匠師陳穎派施做。1999年(民國88年)金門館舉行安座慶典。
金門館為二進一院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及正殿。金門館同時兼具有「同鄉會館」與「水師會館」的功能,兩旁廂廊為昔日提供給弁丁人士住宿的空間。1834年(道光14年)的重修,並聘請金門籍「開台進士」鄭用錫擔任總理,參與金門館的重修,工程完成之際,鐫刻「重修浯江館碑記」,而倡議重修的左營遊擊劉光彩,則敬獻「過化存神」匾,目前懸掛於正殿。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