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03年(民國92年)、2022年(民國111年),位於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力行街2號,於1985年(民國74年)公告為縣定古蹟。鹿港地藏王廟創建於清初,1815年(嘉慶20年)由八郊及地方士紳重修鹿港天后宮時,以部份的捐銀重修地藏王廟,此次修護共計花費壹千貳佰餘圓。1878年(光緒4年)地藏王廟曾重修,廟內保存光緒4年「天竺尊嚴」匾。
日治時期,日人於地藏王廟內設置國語(日語)傳習所,戰後,地藏王廟曾於1960年(民國49年)重修神房,1999年(民國88年)由政府撥款修復,2004年(民國93年)11月10日完成廟宇的修復,同年11月17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並舉行三天的水陸法會。地藏王廟主祀地藏菩薩,從祀境主公、註生娘娘與十殿閻羅,由於地藏王廟廟宇屋簷低矮,更顯廟宇陰森的氣氛。地藏王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與正殿,三川殿開有個三門扇,平常僅開正門與龍邊的門扇,農曆7月中元普度時,才將虎邊的門扇開啟,象徵開啟「鬼門」之意。
地藏王廟右廂廊,有一塊1818年(嘉慶23年)「重興敬義園捐題」石碑,「敬義園」為鹿港最早的慈善組織,1777年(乾隆42年)由鹿港巡檢王坦、幕僚魏子鳴發起,並得到士紳林振嵩及泉廈郊商的捐助,於地方上從事施棺木、拾字紙、收遺骸、置義塚、修橋樑等地方公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