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從職場轉換跑道,從沒想過有一天,會當起「老師」這個角色。
當然更沒有想過到社區大學教課會有什麼成就、什麼樂趣,於是根本也不知道該如何教或該教些什麼。
我會氣球,我願意分享氣球,就這樣的一股熱誠,讓我毛遂自薦走入社大樂齡中心,默默地當起了長輩們的才藝老師;當第一堂課面對我僅有的六位學生時,我知道,這只是困難的開始,還記得第一次上課,根本還沒進入狀況,連要教什麼都也不篤定。因為,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學員想要從我這裡得到的東西。我在一般社區活動上過課,那是我覺得自己比較確定可以教的東西,但那是這裡的長輩要的嗎?如果不是,那我還可以給出什麼?這些來自四面八方不同領域的人會要什麼?
路總是走一步算一步,先走一步,下一步才邁得出去。
也許就是這種開放的態度,讓我可以不斷走下去,而且樂此不疲。幾乎每學期排出來的課程內容,都無法真正按表操課,總是又發生什麼事件讓我們決定來上點「別的」。「別的」因為不是預期的,而是真實世界正上演的,所以反而更具教學價值,更值得就近探索。每學期組成的成員多少有出入,喜好與性格也多少有不同,對著不同的群體組織上課,當然就會有學習方向上的變化。身為課程走向的主導者,我其實很樂觀這樣不定的變化。有變,才有生機,讓活水引入,讓學習充滿新鮮刺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