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打金仔鋪(2)

打金仔鋪(2)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早期打金仔舖內的打金師傅。早年的臺灣,人們喜歡將用剩的錢買一些金子起來存放保值,之後便會將這些金子拿至「金仔店」給師傅製成金飾。「打金仔師」除了替人將金子製成首飾,也負責修補破損的金飾。師傅打金時,會先把客人拿來的金子放在天秤上秤重,確定金子的重量後再開始打金。照片中的金匠,桌上放置著傳統的打金工具,有腳踏式熔接器、木塊、耐火磚、四角鉆、量尺、各式吊夾等,使用的工作桌也是專門的打金桌,有著多個可放置工具的抽屉。金匠手中則拿著金工槌和敲花模具,準備為金片進行裝飾。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打金仔鋪(2) / 撰寫者: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3481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
貢獻者
檔案管理者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者
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zh-TW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