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攔河堰位於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村,於民國91年正式運作,既為鯉魚潭水庫集水,也利用水量與高度差為卓蘭水力發電廠提供動力。人工水利設施往往影響溪流生態甚鉅,尤其對於洄游性魚類來說,跨越高聳壩體逆流而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為維護大安溪水域生態環境,士林攔河堰一開始就規劃在右岸設置水池式魚道,從入水口至出水口直線距離約120公尺,水道經5次轉折而上,全長約225公尺,魚隻可藉此克服10公尺的高低落差。
魚道設計並不容易,水流需快到足以吸引魚隻上溯,但又不能成為溯流的困難。士林攔河堰的魚道,隔板高度由入水口4.5公尺漸降至2.5公尺,運轉期間各池內水深約在2至4公尺之間,隔板底部設有潛孔。運轉以來已有七種水域生物運用魚道成功溯流,是臺灣少數成功的水利設施魚道範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