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山水庫位於苗栗縣頭份鎮與三灣鄉交界,於民國73(1984)年完工,壩身長340公尺、高62.5公尺,為全臺第三高土石壩水庫,蓄水總容量達2958萬立方公尺。永和山水庫位於中港溪支流,由於集水區面積不大、僅4.7平方公里,採用離槽水庫的方式集水,在主壩外另於南庄田美建立攔河堰,將中港溪上游溪水經9公里長的大南埔圳、2公里的渠道導水入庫。水庫日出水量約18萬噸,供應竹南、頭份、造橋、後龍等地民生與工業用水,也會調度支援新竹市鐵路以西地區與科學園區用水。
離槽水庫的設計使永和山水庫不易淤積沙石、壽命更長,但水源供給比在槽水庫更不穩定。冬天是竹苗地區枯水期,若是到了二、三月份春雨未至,加上竹科開工後用水需求量大,水位過低的警報就可能拉響。有時水利署會利用春季鋒面燃放氯化鈣,以人造雨稍解水庫壓力。隨著水位降低,水庫興建時淹沒的地景,如福德廟、磚房或土坡岩壁等,就可能重新露出水面,形成奇特的景象。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